湘潭市汽车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0日

来源:其他

阅读:193次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汽车千亿产业的战略部署,加快湘潭市汽车产业链建设,推动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湘潭市汽车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7-2021年)及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特制定湘潭市汽车优势产业链行动计划。

一、湘潭汽车产业链发展现状

1、湘潭汽车产业链基本情况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产业链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大背景下,10多年来,湘潭市的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贯彻实施《湘潭市汽车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17-2021年)及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一年多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成为我市最大的工业支柱产业。

湘潭汽车产业基本形成了以湘潭经开区为主体,涵盖湘潭高新区、天易示范区等园区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了以吉利汽车、桑顿新能源等为龙头,涵盖汽车研发、设计、检测、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汽车教育培训、销售、文化的产业链条。目前湘潭市有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湖南恒润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3家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湖南恒润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高翔重工有限公司、湖南鼎珩智能机械有限公司等5家特种车生产企业;拥有湘潭地通汽车制品有限公司、湘潭屹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吉盛国际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等61家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要为湘潭市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配套;另外有汽车检测、汽车教育、汽车物流、汽车文化等机构30余家。2017年我市汽车产业产值约420亿,其中整车产值为220亿,零部件及后市场配套企业产值为200亿。2017年舍弗勒、麦格纳、延锋安道拓、京西重工、克康等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纷纷入驻并相继投产,更增加了湘潭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实力。 2018年,湘潭汽车产业总产值将突破600亿元,到2021年力争实现千亿产业目标。

2、汽车产业链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湘潭汽车产业链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成为打造汽车千亿产业的制约因素。

(1)汽车产业整车龙头企业偏少。目前全市有整车制造资质的企业3家,仅有湖南吉利具有规模产能,年产规模达20万台,江南汽车新能源汽车年产规模5万台,恒润汽车发展新能源车刚刚起步。

(2)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链不完整,本地配套能力不强。湘潭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生产变速器、发动机、制动系统、车身系统、新能源专用部件的企业较多,个数占比约73%,营业收入占比79%(见附件一),供应链较完善,具备较强的一级总成生产企业和二级配套企业;而生产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主被动安全系统、电子电器的供应链较为薄弱,缺少一级总成生产企业,二、三级配套体系严重缺失(各类零部件企业配套情况分析见附件二)。

(3)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新能源专用部件、发动机、变速器三类企业研发投入较大,约占总体研发投入的86%;而生产车身系统、电子电器、主被动安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悬架系统研发投入较低,仅占6%。根据《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26%2025年达1.68%”的要求,湘潭市汽车行业的企业大多满足甚至超过此标准,但拥有20项以上专利的企业只有6家,大多企业甚至没有专利,总体创新能力不足(见附件三)。

4)汽车产业链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湘潭汽车产业链中,整车制造(以湖南吉利为代表)、汽车零部件制造(以桑顿新能源为代表)已有较好基础,但在研发、检测、销售、租赁、物流、文化等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拉伸延长汽车产业链。

5)汽车产业链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湘潭市为加快汽车产业链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环境大为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问题,特别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补助政策尚未出台,扶持汽车产业链发展具体政策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如没有设立汽车产业引导基金等;二是人才短缺问题,整个汽车行业高端领军人才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均紧缺,普遍存在“用工荒”的问题;三是用地问题,汽车行业企业办理用地手续较难,土地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四是汽车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薄弱,近年来,成立了湘潭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盟,建立了“四长”联动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缺少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如缺少新能源国家工程实验中心及产业化孵化平台等。

二、构建汽车全产业链的思路目标

今后三年,全市汽车产业链建设要以打造汽车千亿产业为目标,以湘潭经开区为主体、湘潭高新区、天易示范区等园区为依托,加快建设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出口基地、湖南省关键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整车及零部件检测基地、汽车生产性服务基地,努力形成“一区”(湘潭经开区)、“四基地”(高新、天易、湘乡、韶山)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21年,把湘潭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基地、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基地,构建完整的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产业链,建设国内知名独具特色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产值规模上百亿元的企业2个,核心零部件龙头企业和大型零部件产业集团3-5家,建设一个国家级整车与汽车零部件(电池性能)检测中心和一个行业一流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基地,孵化一个国家级先进动力电池工程研究中心;实现汽车年产销40万台,总产值达1000亿元,本地汽车零部件配套率达到60%以上,成为中南地区汽车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三、汽车产业链发展路径和任务

(一)加快整车产业基地建设

1、利用吉利大品牌优势,推进吉利整车产能升级,大力支持吉利在湘潭投放中高端车型。

2、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快吉利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进度,做好与吉利新能源汽车的配套协作前期工作(见附件四),争取早日投产,实现年产销10万辆;支持江南汽车新项目建设,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实现年产销10万辆;推进恒润汽车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尽早批量生产;支持鼓励桑顿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依托吉利汽车、桑顿新能源的龙头企业效应,通过产业链精准招商,打造湘潭新能源汽车产业名片。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占全市汽车总产值的50%以上。加强新能源车辆运营推广,设立专项鼓励资金,支持、补贴电池企业装机配套和储充一体化充电运营推广,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

3、加快引进整车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福特、通用、丰田、本田、大众、上汽、奇瑞新能源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等国际、国内一线品牌落户湘潭,重点引进实力较强的新能源商用车整车企业,形成年产20万辆以上的产能,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基地。

(二)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1、加快湖南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湘潭汽车产业链中,变速器、发动机、制动器、车身系统、新能源专用部件的制造具有良好基础,重点发展发动机、变速器和车身系统等零部件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大汽车零部件企业与以湖南吉利为代表的整车企业的对接配套,提高本地配套率,加强与省内整车企业的对接,鼓励屹丰、舍弗勒、地通、京西重工、麦格纳、天津三电、拓普、克康、海博瑞德等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与长株潭整车企业及国内其他省市重点汽车企业配套,立足全省,面向全国,建成湖南省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

2、着力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中,悬架系统、转向系统、主被动安全系统、电子电器四类配套企业为薄弱环节,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信号处理、毫米波雷达等高科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引进汽车互联、智能制造、大数据运用、网络化汽车制造平台项目。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为突破口,如充电系统、高压线路、DC-DC转换、电动空调等部件,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设立新能源汽车发展专项基金,加快湘潭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整体转型升级,打造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基地。

(三)努力拉长延伸汽车产业链。

1、建设整车及零部件检测基地。在湘潭经开区加快华研实验室的建设,建立汽车零部件检测中心,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业集聚能力。争取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检测机构在湘潭设立分支检测机构。

2、大力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大力发展包括上游的汽车研发设计、原材料供应,中游的汽车生产配套服务以及下游的汽车营销、物流、会展、金融服务、文化休闲等,在长株潭三地交汇区域建设汽车物流体系,重点推广电动物流,努力建设汽车全产业链服务基地。到2021年,全市汽车服务业实现产值35亿元。

四、湘潭汽车产业链行动计划目标分解。

(一)总体目标分解

2021年,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其中整车企业产值达到450亿元,零部件企业产值达到515亿元,服务企业产值达到35亿元。

 

1  湘潭市汽车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目标计划

年份

制造业

服务业

合计

 

整车

零部件

产值

(亿元)

总产值

(亿元)

 

产值

(亿元)

产值

(亿元)

 
 

2019

330

350

20

700

 

2020

390

431

27

850

 

2021

450

515

35

1000

 

1、整车目标分解

2021年,湘潭市汽车生产能力达到37.4万辆。其中传统车达到3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5.8万辆;专用车生产能力达到1.6万辆。

2  湘潭市汽车产业整车产销目标计划

年份

传统整车

新能源整车

专用车

合计

产销量

(万辆)

产值

(亿元)

产销量

(万辆)

产值

(亿元)

产销量

(万辆)

产值

(亿元)

产值

(亿元)

2019

25

250

3

60

1

20

330

2020

27.5

275

4.4

85

1.3

26

390

2021

30

300

5.8

115

1.6

33

450

  2、核心零部件目标分解

2021年,湘潭市汽车发动机生产能力达到90万台;车用动力电池生产能力达到32Gwh;汽车变速器生产能力达到36万台,总产值达到515亿。

3  湘潭市汽车产业零部件产销目标计划

年份

零部件

合计

发动机/电机

动力电池

变速器

冲压件

其它

产值

(亿元)

产销量

(万台)

产值

(亿元)

产销量

(万台)

产值

(亿元)

产销量

(万台)

产值

(亿元)

产值

(亿元)

产值

(亿元)

2019

60

60

20

200

30

40

40

10

350

2020

75

75

26

250

33

44

48

11

431

2021

90

90

32

310

36

48

55

12

515

(二)各县市区目标分解

2021年,湘潭经开区总产值达到900亿元,湘潭高新区总产值达到65亿元,湘潭县总产值达到20亿元,湘乡市总产值达到7亿元,韶山市总产值达到8亿元,总产值达到1000亿。

4  湘潭市各县区汽车产业目标计划

年份

湘潭市各县区

合计

经开区

产值

(亿元)

高新区

产值

(亿元)

湘潭县

产值

(亿元)

湘乡市

产值

(亿元)

韶山市

产值

(亿元)

总产值

(亿元)

2019

630

45.5

14

4.9

5.6

700

2020

773.1

55.8

17.2

6

6.9

859

2021

900

65

20

7

8

1000

 

五、湘潭汽车产业链建设保障措施

(一)持续推动“四长(链长、盟长、行长、校长)联动”、强化组织领导。自湘潭市汽车产业链推行“链长”制以来,“四长联动”取得明显成效,持续推动“四长联动”是汽车产业链建设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联盟建设,配备专职人员,提供经费保障,支持联盟开展各项活动,成立汽车产业专家委员会,谋划指导产业发展,积极发挥联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持续推进全市汽车产业链发展。重点做好“五个对接”:一是加强湘潭市本地零部件、总成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的对接,使配套企业了解整车企业需求,提高本地配套率。在此基础上,加强本地零部件、总成企业与周边整车厂对接,提升行业产值。二是加强部件商和零件商的对接,建立本地二级配套体系,并将优质的二级配套企业培育成总成企业,形成纵深产业链,利用成本优势,为麦格纳、京西重工等大企业供货服务,带动本地供应商走出去,逐步形成二、三级供应模式,三是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对接,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将企业的需求纳入技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技能型人才的稳定性。四是加强企业与银行的对接,建立三方担保的合作模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流问题。五是加强企业与政府的对接,政府建立综合服务机构,简化审批流程等,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建立激励机制。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对引进整体项目的县市区及配套产业发展好的汽车园区给予资金配套支持;全市汽车产品政府性采购,在同等条件下鼓励优先采购本地产品;在湘潭产业发展引导基金下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子基金,吸引包括参与汽车产业发展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对重点园区、企业及服务平台给予资金支持;尽快研究制定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根据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潭政发〔201312号)中第6条“加大产业配套资金投入”进行奖励的条款,对配套率高的整车企业给予重点奖励,鼓励本地零部件企业进入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产业链。积极引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项目,争取汽车企业(省外商用车企业)的重大项目能落户湘潭,完善产业链,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建立重点项目跟踪、“保姆式”代办和“一对一”服务机制,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办法加大扶持力度。对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和投资超过10亿元的核心零部件项目的单位予以奖励。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省项目和相关资金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建议引进企业名单,见附件五)

(四)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湘潭市汽车产业相关的高校职院有20多所,要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依托高校职院加强全产业链人才培养,实施实体企业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实习政策,充分利用湘潭市现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依托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中专技能教育机构,扩大本地职业技术教育规模,提升培养质量,积极推动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其采取“订单式培养”、“2+1”教学模式(校内理论学习,企业实习实践),建立统一的招聘平台(纳入汽车联盟体系),及时发布供需信息,并将扶贫工作和发展职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深入偏远山区,汇集资源并合理规划;同时与我市周边县市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技术型人才交流,为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稳定的技能型人才保障。创造优厚的环境和条件,吸引汽车产业高端人才汇聚,积极引进汽车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依托本地科教资源开展产学研活动,联合省内高校及研发机构,以桑顿、银河新能源、湘电莱特为依托,建设一个电池、电机、电控、新动力技术、车联网、操作系统、信息安全、防撞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新技术能快速落地的研究基地。

(五)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建立汽车产业链信息交流平台,支持湘潭经开区、湘潭高新区搭建产业化孵化平台,建立和完善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园区配套体系,实施新增产业用地出让底线地区管理,在国有产业园区对汽车产业链中小型创新型民营企业给予租金优惠,吸引更多的汽车产业企业入驻园区。